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

钱江新城核心区块城市设计 - 第一部分 背景关系之前期规划解读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0-02-08

作为《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延续与补充,本次规划仍遵循控规中确定的以下几方面内容:

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地位:
  • 是未来杭州行政、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
  • 是城市经济、旅游发展的新增长点;
  • 是开辟钱塘江时代,带动钱塘江两岸城市开发的重要因素;
  • 是杭州现代化大都市形象的标志
功能定位:
整个核心区功能定位为:杭州市市级中心,以行政办公、商务贸易、金融会展、文化娱乐、商业功能为主,居住和旅游服务功能为辅,体现二十一世纪杭州现代化城市景观的行政商务中心区。
特点保持与延承:
1、保留 “双轴、双核、两带、七片”的规划布局结构。
即以中央公园、市民中心、杭州大剧院和国际会议中心等文化建筑构成核心区的主轴线,沿富春江路构成核心区以商务、滨河休闲活动功能为主的发展次轴线,结合城市主次干道将规划区划分成相对独立的七个片区,包括四个商务办公片区、两个居住片区和一个会展片区,同时两条楔型绿带穿插入各片区,成为市中心高密度建筑开发的缓冲带,在空间上又起到界定、虚实对 比的作用。
2、保持分等级的道路结构和到达式的交通组织特性,主次干道格局、坐标不再改变。
3、注重新、老中心交通、功能、旅游和景观联系,并强调高绿地率、低建筑密度的开发方式,为改善中心区生态环境,限制两个中心高开发强度的无限延伸而造成更大的交通、环境压力起到缓冲作用。
4、保持钱塘江边的三个“城市阳台”特色,并与楔型绿地、主轴线沟通形成完整、连续、层次丰富的步行系统。
5、以高层建筑群构建新城天际轮廓线,并通过与钱塘江垂直方向的纵向组群式布置形成错落有致、通透、多视角而富有韵律感滨江景观,最大限度地将钱塘江边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引入城市内部。
6、保留结合水系形成的“两轴、两带、三廊、四点”的绿地结构。
7、保证预留的发展备用地,为以后的发展留有空间。
8、结合轨道交通站场附近发展步行商业设施。
9、采用高标准和适当灵活的指标体系,包括对土地使用兼容性的引导,鼓励办公综合体的建设,以及部分地块的高强度开发,允许容积率、建筑高度有一定的容许浮动范围,整个核心区范围绿地指标综合平衡等。
开发容量
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本次规划区域总开发建筑面积控制在655万平方米左右。在开发强度上,沿新安江路和灵江路的地块容积率较高,基本上在6-8之间,建筑高度大多以低限控制在150米以上;沿钱塘江地块的开发强度较低,容积率在3左右,建筑高度控制在60米上下,会展中心区块强调大体量和1.5的低容积率,而配套设施用地容积率则适当提高,约在3.5到4之间;规划的预留用地提出了0.5-0.8容积率的控制要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