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轴线区内保留原控规中明确的布局结构不变,在现状杭州大剧院对面地块布置一50-60米高的国际会议中心,建筑形态为与剧院建筑协调设计成一半球体,寓意“日月同辉”,衬托着杭州未来的行政管理中心——由6幢100米高层围合的市民中心,打破了常规的严肃、稳重、庄严的建筑布局,形成与杭州城市特色相符合的均衡而不失自由,稳重而不失灵活的环境空间。
2、中央公园内建筑组合灵活而赋予韵律感,并尽量靠近城市主干道布置,中部留出大面积由绿化和自然水面形成的开敞空间,将人的视线引向市民中心。建筑功能以办公为主,下部通过建筑灰空间的处理,增加休闲、商业服务、文化活动内容,使建筑内外环境融为一体。
3、主轴线两侧区域均以楔型绿地为界分为西南、东北两部分。总体上说,靠近新安江路和灵江路的区块功能比较单一,地铁站场附近建筑的裙房及地下部分考虑与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衔接并利用人流量大的优势设置一些商业零售、中高档餐饮业等公共活动空间,塔楼部分以金融、证券大厦、企业总部办公楼、高档商务楼为主;西南部分功能相对混合,宾馆、写字楼、酒店式公寓、商业服务设施等各功能均有设置,立足于为小型企业和SOHO一族提供办公场所。
4、富春江路西北侧直临道路,沿线设置金融、证券、企业总部的办公大楼为主,建筑内部功能单一,以利于创造高雅而有气势的中心区形象;富春江路东南侧地块与新塘河相临,通过若干个下沉广场与地下的富春江购物走廊连接,赋予了沿河地带更多的活力和人流活动机会,因此设计建议沿河地块裙房部分应具有丰富的商业业态,塔楼部分以办公、写字楼为主。
5、沿钱塘江的几个地块在主轴线两侧和城市阳台两侧或与城市阳台结合设置的建筑以四星级以上的宾馆为主,兼容酒店式公寓,以利于城市阳台等地区的公共开放性,其他地区可以安排酒店式公寓。建筑裙房部分的处理充分考虑了与高架城市阳台、楔型绿地的衔接和空间穿插渗透,形成完整连续的城市空间。
6、会展中心区块由两个地块组成,其中沿庆春东路地块交通条件优越,周边均为主要城市道路,便于交通疏散,因此设计考虑安排了一个大型主展馆和四个小型的副展馆,同时为减少会展集中的车流、人流对城市交通造成干扰,将主要的车行入口、停车场和室外展览场地设置在奉化江路沿线,并以主展馆为对景在配套区块内形成半封闭的小绿化广场,将两个地块在空间上组织成为一个整体。此外,配套区块内划分为七个小地块,分别安排有金融、商务办公、宾馆、会议中心、休闲娱乐设施等功能,各建筑围绕绿化广场布局,成为开敞空间的限定界面。